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193章 无恒产者无恒心,苟无恒心,放辟邪侈无不为矣  (第3/10页)
那么多?然后这些人在陕西见惯了‘仁慈地主’,到了湖广就受不了了?!”    沉树人觉得非常匪夷所思,这个说法绝对是超出了他的直觉。    方以智摇摇头:“当然不是靠‘仁慈’了,天下哪有那么多仁慈的地主豪强,靠的就是陕西自万历末年,就人口流亡饿死严重,渐渐地广人稀。    豪强们又控制不住自己的佃户不跑,只好减租子,吸引别的豪强地主手下的农民来种自家的田,于是地主之间互相竞争,农民被收的田租也就越来越低了。万历末年,陕西还只降到农六地主四,崇祯初年就已经进一步降到农七地主三了。”    沉树人恍然大悟:    北方小冰期连年灾荒,地广人稀,那就是地主之间互相卷,抢着吸引农民来种自己的地。    南方相对灾害少人民不逃跑,人多地少,那就是农民之间互相卷,抢着给地主种地。    人多卷人,地多卷地,    哪种生产要素不稀缺就卷哪种生产要素,此自然之理也,mks都说过。    但很快,沉树人脑中,更大的不理解就冒出来了:地主都减租子了,陕西农民怎么反而更活不下去了呢?李自成张献忠都从那儿冒出来的,这点总造不了假吧?    他也就自然而然把这个问题问了出来。    方以智也似乎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,直接拿出来一卷笔记,竟是孙传庭的着作,估计是后世会被收录到《鉴劳录》里的吧,也有可能是《白谷集》,如今还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